Happy Sound 音聲療癒工作坊
science_behind_soundhealing

頌缽音療 = 繳智商稅?🤔

先說我的結論:「振頻 + 意圖 = 真的等於療癒」

回顧我學習音療的經歷,無論是國內還是海外的老師,課程中都引用了音療界公認的大師 Jonathan Goldman 近 40 年前提出的概念:「振頻 + 意圖 = 療癒」這個公式在音療界廣為流傳。

然而,這個說法一開始讓我感到困惑,甚至懷疑。難道敲敲頌缽、吟唱頻率,真的能達到某種神秘的療癒效果嗎?我還曾和朋友說過,頌缽音療確實讓人放鬆,但說振頻加上意圖就會帶來療癒效果,這種無法驗證的理論,感覺就是在繳智商稅。

然而,隨著近年腦神經科學的突破性進展,結合多篇醫學研究及我自身的體驗,這一系列證據就像一個個響亮的耳光,打破了我曾經自以為是的態度。

從「振頻」聊起

除了已廣泛應用於醫學的超音波治療(如復健、醫美)外,近幾年研究表明,振動療法可以顯著加速慢性傷口的癒合,例如糖尿病潰瘍、褥瘡等。在音聲療癒領域, 頌缽或銅鑼等樂器靠近或接觸身體時產生的振動,不僅能減輕壓力、促進肌肉放鬆,還能加強筋膜和淋巴的深層流動。一位具有醫學背景的參與者在體驗音聲療癒後,形容那種振頻彷彿「按摩了他的迷走神經」。

「意圖」的力量

自古以來,人們就認識到心理狀態會影響身體健康,但很難用科學完全解釋這種現象。現代醫學中雖然已有音樂治療的應用(如心理疾病或兒童早療),但直到最近研究才證實,情緒低落的確會導致腸躁症、皮膚發炎等免疫疾病,甚至影響動脈粥樣硬化的過程。

此外,以前被視為偽科學的「安慰劑效應」,如今也通過光遺傳學技術被證實,心理狀態的確能透過免疫系統、神經系統和血液循環影響身體健康。著名神經科學家 Antonio Damasio 研究發現,當我們心存感激時,大腦中的利社會迴路會被激活,分泌血清素,從而降低焦慮,提升幸福感。實驗顯示,持續 6 週的感謝練習後,受試者體內的發炎因子如 TNF-alpha、ILK-6 減少,免疫力明顯提升。

心得

隨著 AI 算力和醫學研究的進步,身心之間的奧秘將會逐步揭開。這也讓我們不得不敬佩古人,他們在沒有現代科學的情況下,便能發現並總結出如中醫養生、阿育吠陀、瑜伽和冥想等方法來促進身心健康。

我現在認為, 音聲療癒的效果,並不是智商稅,而是一種值得再次拾起的古老智慧。

參考資料:

https://www.ncbi.nlm.nih.gov/pmc/articles/PMC9859045/

https://www.ncbi.nlm.nih.gov/pmc/articles/PMC10048796/

https://www.thelancet.com/journals/lanrhe/article/PIIS2665-9913(20)30172-7/abstract

https://www.sciencedirect.com/science/article/pii/S088915912100177X

https://www.nature.com/articles/s41598-017-05520-9

The Science Behind Sound Therapy - 華爾街日報

科學實證「心情不佳真的會造成消化、皮膚發炎、心血管健康問題」,但為什麼? - PanSci 泛科學